自从进入7月以后,北京人几乎每天醒来都要先刷一眼手机上的天气预警:黄色、橙色,甚至红色暴雨预警一条接一条。
图:北京暴雨预警
从7月28日到8月4日,短短8天里两次遭遇特大暴雨,怀柔、密云不少地方的累计降水量接近全年总量。朋友圈有人调侃:“北京捅了龙王窝了。”
气象专家解释得很清楚:副热带高压一路北抬,像个传送带一样不断把南海和太平洋的水汽往北京送;台风外围气流又来“助攻”;再加上燕山、太行山这种“簸箕地形”的放大效应……结果就是连日的倾盆大雨。
图:北京暴雨积水场景
对于普通人来说,暴雨意味着堵车、涉水、鞋袜全湿;但对于一些特殊场所,比如运动场馆,这样的天气却潜藏着另一种隐忧——潮湿环境,对木地板来说,是最大的威胁。
01 暴雨里的隐形“杀手”:湿气
很多人以为,地板只要不被雨水直接浸泡就没事。可事实上,长时间的高湿环境,和淋雨一样可怕。
当空气湿度长期超过70%,木材里的微小孔隙就会不断吸水膨胀。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来,但内部结构已经在发生形变。轻则地板轻微起拱、变色,重则直接鼓包、发霉,影响使用寿命。
图:地板受潮
北京这一个多月来,几乎天天都是“蒸笼模式”。气温高,空气里全是湿气。你会发现衣服总晾不干,墙角渗出水珠。对于铺设在室内的大面积运动木地板来说,这种环境堪比“隐形杀手”。
一些学校和场馆的管理人员可能已经注意到:地板缝隙处开始变黑,踩上去声音沉闷,甚至个别区域有轻微起拱。这些都是受潮的典型信号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地板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。
02 木地板的防潮,讲究的是“系统工程”
那怎么防?
很多人以为买一款所谓“防潮地板”就可以一劳永逸。但真正的运动木地板防潮,绝不是靠一层材料,而是一个系统工程。
第一层:基础防潮。
场馆地板的基础层施工时,就要做好防潮垫层处理。比如在混凝土层上铺设防潮膜或防潮漆,阻断地面水汽的上升。这一步往往看不见,但却决定了后面几十年的安全。
图:畅森体育的工人在防潮层上铺设木地板
第二层:结构防潮。
专业运动木地板并不是直接铺一层木板,而是有龙骨、毛地板、面层板等多层结构。合理的通风槽设计,可以让空气在地板底部流通,减少潮气滞留。
例如畅森体育的运动木地板,拥有专利通风槽踢脚线设计,采用双孔结构并科学设定孔洞面积,通风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的单孔踢脚线。这种结构为木地板提供了“呼吸通道”,是防潮的关键。
另外,在毛板和面板之间再加一层防潮层,也为防潮再添一份保障。
图:畅森体育运动木地板结构
第三层:使用防护。
即便结构合理,日常使用中也要注意。比如场馆要定期开启除湿设备,保持空气湿度在40%~60%;雨季尽量减少门窗长时间敞开,避免外部湿气涌入;清洁时用拧干的拖布,而不是湿漉漉的水拖。
第四层:后期养护。
防潮并不是一劳永逸的,定期巡检和养护必不可少。比如每年做一次专业的地板含水率检测,定期清洁打蜡,及时修复鼓包或缝隙;必要时打磨翻新,恢复地板的保护层。
图:运动木地板清洁打蜡
03 雨季的启示:运动空间需要“未雨绸缪”
北京这一个多月的暴雨,让我们再次认识到自然的力量。
由于气候变暖,过去“十年九旱”的华北,如今成了新的多雨区。极端天气频发,或许已经不是偶然,而将成为新的常态。
对于运动场馆的建设和管理来说,这其实是一种提醒:我们必须把“防潮”当成一项长期策略,而不是临时应付。
畅森案例 | 成都高新区体育中心
好的运动木地板,不只是铺设那一刻的漂亮,还要经得住十年二十年的风雨考验。
所以,每一次基础施工的细致、每一次日常维护的坚持,都是在给地板加一道“保险”。
雨总会停,但我们希望,每一块地板,都能在风雨之后依旧坚实如初。